以创新抢占先机+ 查看更多
以创新抢占先机
+ 查看更多
发布日期:2023-08-11 14:16
来源:《环境经济》 执行副总编辑 步雪琳
从年报上看,家大业大的环保上市公司日子也不好过。
一方面,进人后BOT时代,市政污染治理基础设施趋于饱和,市政污水、垃圾焚烧这两大类传统BOT项目增量已经非常有限,产业规模化扩张的空间受阻。另一方面,地方财政紧张使得政府支付能力受限,企业应收账款交付遭遇困难。
尽管如此,作为支撑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力量,从环保产业的整体来看,生态环保要求持续加严的政策红利依然存在,产业发展的朝阳走势依然在上升。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环保行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8万亿元,比上年增长5.6%;实现利润总额1980亿元增长9.8%。应该说跑赢了GDP。
而且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数据,2022年我国环保行业数字经济规模达到1.5万亿元同比增长20%;数字经济占环保行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的比重达到83%,同比提高3个百分点;数字经济对环保行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人的拉动贡献率达到75%同比提高5个百分点。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支撑下,环保行业实现了从传统的端头治理向全过程监管、从单一的污染治理向综合的生态修复、从线下的人工服务向线上的智能服务等方面转型升级。
国家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为环保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既需要在国内市场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求,又需要在国际市场上抓住全球绿色转型的机遇,提升环保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根据中国科学院数据2023年,我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100亿元同比增长100%。根据中国环境服务业联合会数据,2023年,我国碳中和技术服务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200亿元同比增长100%。根据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数据.2023年我国土壤污染修复技术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300亿元,同比增长20%。根据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数据,2023年,我国垃圾分类处理技术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400亿元.同比增长20%。仅仅这几个领域就展现出巨大的发展前景和市场潜力。
现有的环保上市公司大多起步较早,业务板块比较传统,服务内容比较单一。新形势下,务必要放弃功成名就的优越感,敏锐捕捉市场发展方向,加大科技研发力度,拓展产品和服务内容,不断提升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水平,积极拥抱市场变化。
惟其如此,才能不断提升企业含金量,增强企业发展韧性,在市场的洪流中勇立潮头。
分享到:
最新资讯
+ 查看更多
热门内容
+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