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建部发布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及生活污水处理提质增效长效机制建设工作经验+ 查看更多
来源:全联环境商会
5月11日,住建部官网发布《关于印发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及生活污水处理提质增效长效机制建设工作经验的通知》。通知从创新运行维护工作机制、强化管网运行维护保障、完善排水管理相关法规政策、建立城市黑臭水体治理长效机制、完善管网建设和质量保障机制、强化监督考核、加强科技支撑七方面进行总结,详细阐述了近年来全国多地针对黑臭水体治理与污水提质增效所总结的工作经验,为推进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和生活污水处理工作提供了宝贵意见和重要指导。
1、创新运行维护工作机制是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和生活污水处理提质增效的重要保障。明确责任主体和职责分工,制定运行维护工作的操作规程和技术标准。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运行维护机制,确保治理设施的正常运行和有效管理,借助信息化技术,建立运行数据监测和管理系统,实时监测治理设施的运行情况和水质指标。
2、“黑臭在水里,根源在岸上,关键是排口,核心是管网”,管网是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和生活污水处理的重要环节,保障管网的正常运行对于治理效果的提升至关重要。加强管网巡查和清运工作,定期开展管网巡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堵塞、漏损等问题。及时修复管道破损和漏水问题,提升管网的密封性和稳定性。对老化和损坏严重的管道进行改造和更新,提高管网的整体性能。
3、完善排水管理相关法规政策是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和生活污水处理工作的重要支撑。建立健全的排水管理法律法规体系,明确排水管理的法律责任和追责机制,强化管理的法治保障。
4、城市黑臭水体治理需要建立长效机制,确保治理工作的持续推进和效果维持。建立跨部门、跨行业的合作机制,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调,形成合力。建立投诉举报机制,加强监督和问责,保障治理工作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5、管网建设和质量保障是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和生活污水处理的基础。加强规划设计,科学规划管网布局,合理确定管道容量和排放标准,提高管道的稳定性和通畅性。加强施工验收管理,严格执行施工标准和质量控制,确保管道建设质量和安全。
6、强化监督考核是推动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和生活污水处理工作的重要手段。建立监督考核指标体系,明确监督考核的内容和标准,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通过定期考核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利用科技手段,提高监督的精准度和效果。
7、科技支撑是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和生活污水处理提质增效的重要保障。推动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应用,借助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监测数据的实时传输和分析,提升治理工作的精细化管理和智能化运行。
详情如下: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及生活污水处理
提质增效长效机制建设工作经验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水务局,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海南省水务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近年来,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积极推进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及生活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工作,地级及以上城市黑臭水体基本消除,城市生活污水收集效能明显提升。为进一步加强交流、促进互学互鉴,我部梳理了各地推进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及生活污水处理提质增效长效机制建设方面的工作经验,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学习借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2023年5月6日(此件主动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