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期绿金汇沙龙:助推生态环境产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日期:2023-03-07 11:53

来源:中国日报

       中国日报3月6日电 近日,由中国环境报社主办、中国环保产业研究院承办的第十三期"绿金汇"沙龙在北京举办。在现场,与会专家、企业代表围绕"开新局、谋新篇、辟新途 生态环境产业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展开深入座谈交流。

       2023年是生态环境产业发展至关重要的一年,如何抓住机遇、把好方向、防控风险,全力推进生态环境产业高质量发展成为摆在全行业面前的重大课题。会议现场,讨论气氛热烈,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大背景下,唯有创新才能实现生态环境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环境规划院生态环境投资与产业综合研究所首席专家陈鹏认为,从产业角度看,目前生态环境产业的商业模式经历不断演变的过程,从PPP模式到专项债再到EOD模式,亟待完善现有模式、探索新的模式,此外价格机制也需要更加灵活。从企业角度看,要通过技术创新增加收益、降低成本,如此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未来生态环境企业要坚持价值导向,结合自身优势,创造更多环境价值。

       推进生态环境产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绿色金融手段。"绿色金融能够为生态环境产业发展降低成本,如果把环境效果和信贷利率挂钩起来,以此来降低利率,就会对生态环境产业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陈鹏表示。

       "要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经济体系,就需要把自然资源、生态环境资源都纳入进来。绿水青山要想转化为金山银山,绿色金融就是手段和工具,包括林业碳汇、湿地碳汇,都可以把生态价值转化为真金白银。"中国人民大学生态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蓝虹表示。

       在谈到绿色金融如何服务好生态环境产业发展的问题时,她认为,当前绿色金融转化存在一定的门槛和局限性,比如有的生态环境细分行业要获得绿色金融支持,需要这一行业的市场收益率高于信贷成本,如果要让更多细分行业受益,则需要政策助推跨过这一门槛。

       中化环境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崔焱表示,环境问题归根结底是产业问题,治理之路之一就是要用生态环境治理倒逼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当前生态环境产业核心竞争力太低,环境治理的模式需要创新发展,构建良好的环境治理生态圈,加大力度培养专业的环境治理人才,从系统、运营的角度考虑,反推到运营能力、工程建设和技术工艺以及管理模式等。作为央企,中化环境控股有限公司一直注重科技创新,充分发挥好创新示范引领作用。

       据悉,中化环境控股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专注服务工业循环及绿色循环农业等领域。重点布局环境治理、节能低碳、资源循环三大领域,公司两大业务板块为:一是立足于工业园区,解决化工园区的水固土气的问题。从减量化到循环,依靠技术突破、技术创新支撑工业可持续发展。二是立足于种养循环,以循环为基础致力于解决土壤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中华环保联合会绿色金融产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世平对上述观点表示认同,他认为,生态环境产业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培育产业运营商,当然也包括人才,这块恰恰是短板。无论行业还是企业,技术创新是关键,观念和意识的转变也很关键。持续创新和转变观念,实现生态环境产业发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泛测(北京)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泛测环境是一家坚守生态环境保护"初心"的民营企业,成立于2015年,致力于为地方政府提供专业的管理咨询服务。历经多年发展,形成"精准识别、精准溯源、精准施策、精准考核"的全链条专家服务模式,能够充分满足区域大气污染管理环节的"技防"需求。

       泛测环境创始人管祖光在沙龙上说,"生态环境产业最大的特点在于其公益属性,作为一家环保企业,我们的初心是为了改善环境质量,追求可持续发展。公司提供精细化、特色化的产品和服务,始终保持创新,走好专精特新之路。"

       中国水工业网总裁张颖夏围绕水环境治理作了发言。他认为,城市的水环境治理属于生态环境治理中很重要的一个分支,水环境综合治理目前还面临着新课题,需要转变思路,同时通过一定的技术创新来解决存在的难题。

       绿金汇是中国环境报社倾力打造的环保产业交流平台和品牌项目,自创办以来,举办了十余场沙龙活动,主要聚焦环保产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痛点等问题,邀请行业专家、智库结构、高校学者、企业负责人等开展交流、分享观点、凝聚共识。

分享到:
最新资讯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