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三部委发文加强环保设施安全生产

发布日期:2023-01-04 12:00
来源:环保圈
作者:伏波望族

      环保设备设施安全问题终于引起最高层的重视了!
      2022年12月23日,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生态环境部、应急管理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环保设备设施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安委办明电〔2022〕17号)(下称《通知》),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强环保设备设施安全生产工作,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通知》显示,2022年以来,全国发生多起环保设备设施生产安全较大事故,习近平总书记对此专门作出重要指示,韩正、刘鹤副总理和王勇、肖捷国务委员等领导同志也先后作出批示,要求各级政府部门落实监管责任,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强化环保设备设施安全运行管理。
      这意味着,环保设备设施的安全问题已经引起最高层的重视,未来将加大管理力度,强化安全运行。

1“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

      这可能还是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生态环境部、应急管理部三部委第一次联合印发文件。
      三部委之中,生态环境部、应急管理部都是201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后才成立的,历史较短,这几年好像也没有联合采取过什么行动,这次的《通知》可能还是三部委第一次联手开展工作。
   《通知》透露出一个重要信息,就是习近平总书记,韩正、刘鹤副总理和王勇、肖捷国务委员等领导同志,都曾经先后对环保设备设施的安全问题作出过批示。
      众所周知,2022年,全国发生过多起环保设备设施生产安全较大事故,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以2022年上半年为例,环保行业就至少发生了15起事故,造成50人死亡,22人受伤:

      2月6日,安徽马鞍山市马钢炼铁总厂球团带式焙烧机脱硫脱硝系统灰斗底部突然开裂,脱硫灰大量涌出,造成4人死亡,1人重伤,1人轻伤。

      2月15日,上海外高桥电厂一锅炉布袋除尘器钢结构支撑件因老化、强度降低,支撑件连接部位断裂,发生坍塌,造成6人死亡。

      2月18日,江西九江赛得利(中国)纤维有限公司在开展污泥浓缩池清污作业过程中,发生一起中毒室息事故,造成2人死亡、2人受伤。

      3月14日,内蒙古包钢500万吨球团脱硫项目发生火灾,导致7人死亡。

      3月16日,广东佛山市三水区驿岗污水处理厂区级配套管网检测修复工程凤凰公园段发生一起作业人员在管井内淹溺的事故,造成1人死亡。

      3月19日,重庆荣昌区污水处理厂三期扩建工程厂外管网项目西南大学荣昌校区段污水井顶管施工过程中,2名人员进检查井作业时疑因有毒气体中毒昏迷,另1名人员下井救援时也中毒昏迷,3人经抢救无效死亡。

      4月9日,内蒙古二连浩特市市政雇佣5名工人到污水泵站清掏作业时发生中毒事故,导致4人死亡、1人受伤。

      4月17日,浙江余姚临山镇吉宏表面处理有限公司内一外包车间发生因操作工误操作导致的中毒事故,3名伤员因抢救无效死亡。

      5月17日,福建福州市红庙岭渗沥液厂新调节池发生爆燃,造成3人死亡、3人受伤。

      5月21日,宁夏平罗工业园区平罗县鑫庆活性炭有限责任公司发生火灾,着火物质为煤焦油储罐,致使2名工人死亡,3名工人受伤。

      6月4日,江西抚州市南城县生活垃圾填埋场进行清淤工作时发生一起中毒窒息事故,造成4人死亡。

      同日,广东省中山市三乡镇也发生一起污水管道施工作业中毒窒息事故,造成3人死亡。

      6月15日,四川资阳3名工人在污水处理池清淤时未佩戴防护器具,疑因吸入沼气导致昏迷,被送进医院重症监护室。

      6月16日,甘肃兰州新区秦川镇保家窑滨农科技有限公司污水处理车间发生爆炸,致8人受伤,6人死亡。

      6月23日,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山东省万兴食品有限公司污水处理站发生一起中毒事故,造成2人死亡。

      就拿6月份来说,虽然是国家的“安全生产月”,但环保行业还是出现了5起事故。
      6月4日,江西垃圾填埋场中毒窒息,4人死亡;同日,广东中山发生污水管道施工作业中毒窒息事故,3人死亡;6月15日,四川工人清理污水池未佩戴防护器具,3人昏迷;6月16日,甘肃污泥干燥车间又发生爆炸,6人死亡;6月23日,济南莱芜污水处理站还发生一起中毒事故,2人死亡。
      能在“安全生产月”仍然发生这么多事故,充分暴露出一些地方、部门和企业安全发展理念认识有差距,安全生产责任落实有短板,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不深入,风险辨识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不到位等问题
▼2022年6月29日,住建部组织召开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排水及污水处理设施安全管理工作视频会议,要求开展环卫和排水、污水处理行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       正因为如此,所以党中央、国务院对这一问题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韩正、刘鹤副总理和王勇、肖捷国务委员等领导同志也先后作出批示,要求各级政府部门落实监管责任,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强化环保设备设施安全运行管理。
在最高层的重视下,相信环保设备设施的安全问题一定会成为未来的管理重点,受到各级、各地政府的重点关照。

2不得“一包了之”,不管不问

      具体到这次的《通知》,主要是从落实属地责任、落实部门监管指导责任、建立健全联动机制、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发挥社会力量作用等5个方面,来对环保设备设施安全生产工作进行要求的。
      首先,就是要进一步落实属地责任。
      要按照“谁主管谁牵头、谁为主谁牵头、谁靠近谁牵头”的原则,明确负责监督管理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部门。
      大家知道,环保设备设施的快速建设,主要就发生在过去几年。大量新的环保设备设施上马,也随之带来了新的安全风险隐患,导致管理体制在一定程度上滞后于建设现实。
      明确责任管理部门,则有助于强化责任,落实到人。
      其次,进一步落实部门监管指导责任。
      就像前一阵子生态环境部与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18家单位联合印发的《关于推动职能部门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其中强调“管发展、管生产、管行业的部门也要承担起生态环保的政治责任来”。这次的《通知》也提出,“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
      这意味着,管行业、管业务、管生产经营的部门,也要承担起安全监管指导的责任。
      同时,《通知》还特别点出了5类“重点环保设备设施企业”,它们是:脱硫脱硝、挥发性有机物回收、污水处理、粉尘治理、蓄热式焚烧炉。
      未来,这5类环保企业将成为安全监管的重点。
      第三,进一步建立健全联动机制。
      过去,部门条块分割也是安全监管的一个痛点和漏洞。未来,则要加强部门联动,互通有无,联合执法,让各级生态环境、应急管理部门共同承担起环保设备设施的安全管理责任来。
      第四,进一步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企业主要负责人要严格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不得“一包了之”,不管不问。
      说起外包引起的安全事故,还真是非常多。以去年5月17日的“红庙岭燃爆事故”为例,起因就是外包作业人员不了解作业的风管内充满易燃易爆的混合气体,也没有办理动火作业证,在没有对不锈钢管道进行隔离、清洗、置换、监测的情况下,就擅自进行了氩弧焊作业,结果导致了事故的发生。
       还有去年3月的“包钢脱硫项目火灾事故”,起因也是因为包钢稀土钢板材公司“一包了之、以包代管”,只是简单的把项目包给山东国舜公司,然后没有认真履行本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最终导致了事故的发生。
      包括2月6日发生的“马钢脱硫脱硝项目事故”,曾经造成4人死亡,1人重伤,1人轻伤。经调查,该起事故也是因为马钢将涉事项目承包给专业公司,但现场的实际操作人员为“劳务派遣工”,部分劳务派遣工未从事过相关工作,安全技能与岗位要求不相匹配。
      正因为如此,所以《通知》明确要求,对于受委托开展环保设备设施建设、运营和检维修第三方的安全生产工作,要进行统一协调、管理,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问题的,及时督促整改,不得“一包了之”,不管不问。
      第五,进一步发挥社会力量作用。
      这方面主要是鼓励公众积极举报,并对存在违法行为的失信主体联合惩戒,以及加强宣传教育等,共同提升全社会的安全意识。
      总之,《通知》从5个方面,对进一步加强环保设备设施安全生产工作做出了详细安排。
未来,环保行业安全生产水平有望得到明显提升,环保设备设施安全事故频发的势头也将得到有效遏制。

分享到:
最新资讯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