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好“环保账”和“经济账”,这家企业实施‘绿+制造’规划引领绿色未来+ 查看更多
日前,工信部公布2021年度国家绿色制造名单,湖北省襄阳市6家企业被评定为国家绿色工厂,数量位居全省第一,东风日产襄阳工厂(风神襄阳汽车有限公司)位列其中,至此,襄阳市国家级绿色工厂升至13家。
据悉,工信部自2016年开始开展绿色制造名单推荐工作,早在2018年1月襄阳市就制定实施了《襄阳市工业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积极构建全市工业绿色制造体系,优先在食品、电子信息、冶金、化工、装备制造等行业以及基础条件好、关联性强的企业,开展绿色制造体系的创建和示范推动工作。
“国家级绿色工厂”的申报和认定有着严格的标准规范,要求工厂具备用地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的创绿条件。东风日产襄阳工厂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以绿色引领未来,坚持构筑人、车、自然共生共融的绿色发展模式,成为汽车行业绿色环保的“领跑者”。
“绿色车间”——实现固废资源循环再利用
据东风日产襄阳工厂安技环保科工程师丁照峰介绍,降低能耗、废水二次利用、废弃物零排放等条件,都是“国家级绿色工厂”应该具备的,“而这些硬性条件在东风日产襄阳工厂里都得到了集中实现”。
走进东风日产襄阳工厂的涂装车间。作为主要负责汽车车身喷涂的车间,这里是整车生产企业最容易产生废气、废水等多种工业固废的地方,但在这里,空气中并没有刺鼻的气味,地面一尘不染,整个车间干净整洁。
东风日产襄阳工厂先后投资4.2亿元对涂装车间进行节能减排技术改造,新建成的涂装车间,实现了智能化、数字化,强化了绿色生产,促进了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平衡、协调,实现了生产洁净化目标,东风日产襄阳工厂改造后的涂装生产线,单位涂装面积的VOCs排放量由30g/㎡降低为10g/㎡以下(湖北省标准为30g/㎡),远低于地方排放标准。
不仅如此,改造后的涂装车间采用干式喷房,实现废水零排放,产生的固废通过水泥窑协同处置装置实现了100%资源化再利用,废气则采用RTO(蓄热式热力焚化)+沸石转轮废气处理工艺,实现了废气浓度超低排放。
汽车制造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通过水泥窑企业协同处置固废,固废进入水泥窑燃烧产生的热量可以减少水泥窑的能源使用,同时焚烧后的残渣可以作为水泥原材料,实现固废资源化循环再利用,达到固废‘零排放’的目标。
“绿色制造”——树立“从过程控制浪费”典范
东风日产襄阳工厂对能源消耗进行了有效管理,单位产品能耗及原材料消耗处于行业先进水平,被评为“2021中国汽车行业标杆数字化车间”的数字化冲压车间,就是东风日产襄阳工厂“从过程控制浪费”的典范。
走进东风日产襄阳工厂的数字化冲压车间,偌大的厂房很少见到工人,但呈现出一片繁忙景象。通过智能监控系统,技术人员将车间的两条中速线、一条高速线、一台离线清洗机共计15台主要设备逐步“唤醒”,开始有序生产。在生产数据大屏上,动态显示着管理数据、产量数据、仓库数据等,产品批号、出入库数量和执行人等信息一览无遗。
据介绍,冲压车间导入的高速冲压生产线,利用节能高效的智能化设备,减少人工操作环节,提高生产效率,以实现全生产流程智能监控,“根据全生产流程监控数据,可以实时调整工艺参数,极大地降低了冲压件的废品率,这样就实现了在生产过程中控制浪费,践行了企业绿色制造的理念。这就是东风日产襄阳工厂算的‘环保账’和‘经济账’。”
数据显示,通过智能化改造引入高速冲压生产线后,整个冲压车间的生产能力由以前的130件/小时提升至现在的580件/小时,劳动生产率提升了54.8%,产品废品率连续多年持续降低。
“绿色投入”——提升企业绿色形象
在东风日产襄阳工厂,“绿色”理念不仅体现在生产的各个环节,还体现在厂容厂貌上。
走进厂区,如同置身于大花园,过道和空地随处可见树木花卉。“厂区绿意盎然,身在其中舒心、顺意。”“‘花园式工厂’名副其实。”“厂区整洁、漂亮,好像走进了公园。”
在能源低碳化方面,东风日产襄阳工厂积极推行绿色照明改造,厂区的路灯、景观灯均使用太阳能及LED节能灯,对于不同功能区域的照度按照不同等级进行合理布局,分级设计,减少能源消耗。
一系列“绿色投入”带来了“绿色成效”。2021年,东风日产襄阳工厂实现产值337亿元,整车产量19.16万辆,同比增长4.4%。
东风日产襄阳工厂党委书记黄开勇说,“对企业而言,绿色发展不是负担,而是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推进绿色制造,打造绿色工厂,既是企业直面生态环境问题的必然选择,也是履行社会责任的自我加压。未来,东风日产襄阳工厂将继续致力于在企业发展的各个方面深化绿色环保,不断推动全价值链的环境管理,通过‘绿+制造’规划的实施,全面推进绿色发展,将企业打造成汽车整车制造行业绿色环保的领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