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国资委将推动中央企业加强ESG信息披露

发布日期:2021-04-28 16:25

来源:通向碳中和 

      由中国社会责任百人论坛、中国国新控股主办的“负责任、高质量、可持续——ESG中国论坛2021春季峰会”近日在京召开。国务院国资委科技创新和社会责任局副局长张晓红出席大会时称,今后,国资委将把ESG纳入社会责任范畴并作为重点工作,提到要推动中央企业加强ESG信息披露。

      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委员、秘书长彭华岗表示,国有企业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要在ESG体系建设中发挥表率作用,强化社会责任理念,建立健全ESG治理,持续编发高质量的ESG报告,不断提升企业价值创造能力。

      张晓红指出,近年来,大量国有上市公司积极开展ESG工作,在ESG信息披露、ESG治理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

      例如,超九成国有上市公司发布报告,ESG信息披露比例较高。国有上市企业积极披露社会责任信息、发布社会责任报告,向内外部利益相关方展示企业履责承诺、行动与成效。2020年沪深300、中证500以及香港联合交易所611家国有上市公司中,共有590家发布了社会责任报告,占比高达96.6%,信息披露比例较高。

      再如,部分中央企业上市公司积极开展ESG治理探索。随着证监会、深交所、上交所等监管机构在合规治理、环境保护、精准扶贫等社会议题上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部分中央企业上市公司积极探索开展ESG治理。例如中国石化股份将ESG纳入了董事会职能,东方航空形成了常态化的ESG信息披露机制,华润置地着手编制ESG管理手册等。

   “但国有上市公司在ESG工作方面也面临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部分国有上市公司对ESG重视程度不足、ESG信息披露质量不高、尚未建立较为完善的ESG治理机制等方面。”张晓红称,今后,国资委将把ESG纳入社会责任范畴并作为重点工作,统筹推动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和ESG工作。

      具体来看,一是开展中央企业ESG专项研究。结合国际标准和中央企业实际,开展中央企业ESG专项研究,适时编制发布《中央企业上市公司ESG蓝皮书》,研究制定《中央企业上市公司ESG建设指导意见》,推动中央企业上市公司将“环境、社会和治理”更好融入企业经营管理,从出资人角度推动和打造央企“ESG口碑”。

      二是推动中央企业加强ESG信息披露。将ESG建设纳入中央企业集团公司社会责任报告或可持续发展报告,引导支持中央企业上市公司发布ESG报告,提高信息披露水平,改进评级结果,在资本市场塑造良好形象。举办中央企业ESG专题培训,指导中央企业掌握编制发布ESG报告的方法、工具与技巧,帮助提升中央企业ESG工作水平。

      三是加强中央企业ESG沟通交流。支持建设符合中国国情的ESG评价体系和评级机构,鼓励支持中央企业积极参与国内外ESG系列论坛,加强与国内外责任投资机构、ESG机构的沟通联系,提高中央企业在ESG领域的影响力。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指出,倡导ESG有助于防范资本市场风险。ESG整合了环境、社会和治理等三方面因素,可以综合反映上市公司非财务绩效,能够评价上市公司的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规避投资中的短视性损失,改善投资者长期回报。

      同时,研究表明,ESG与公司估值、股票收益、融资成本等财务绩效相关因子密切相关,推进上市公司践行ESG,有助于完善公司治理、提升决策的道德要求、防范道德缺失引发的财务风险,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他认为,贯彻ESG有助于实现国内国际金融资源的互动与流通。一方面,ESG投资日益成为主流,国外投资者对符合ESG原则的金融产品及企业存在较强偏好,在国内资本市场推动ESG理念,有助于吸引国外优质机构投资者进入。另一方面,国内投资者在对外投资时纳入社会环境风险考量,有利于塑造负责任的国际形象,获得国际资本市场的认同。

   “中国亟待加强ESG体系建设,培育ESG生态的中坚力量,让ESG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委员、秘书长彭华岗强调,首先,需要投资机构的积极推动;其次,需要上市公司主动作为,国有企业、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要在ESG体系建设中发挥表率作用,强化社会责任理念,建立健全ESG治理,持续编发高质量的ESG报告,不断提升企业价值创造能力。

      彭华岗还表示,需要中介机构的专业辅助。开发既符合国际趋势又体现本土特色的ESG评级框架,打造有公信力的评级产品,为资本市场提供重要参考。

分享到:
最新资讯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