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能不了解,各大券商的深度行业研报通通指向碳中和+ 查看更多
来源:环境界
安信证券碳中和深度报告:碳中和大趋势下,环保公用板块再迎良机
环保领域减排三大方向:核算监测、能源需求及碳汇。
碳排放监测与核算:目前主要方法有核算法和测量法。我国仍以核算法为主,碳排放监测系统仍未大规模展开应用,而较多发达国家已广泛应用 CEMS 能源排放检测系统。我们认为碳排放 CEMS 系统有望率先应用于碳排放占比较高的火电行业,若行业应用加速推广,参考前期污染源监测市场空间,预计 CEMS 整体市场空间有望在百亿级以上;
能源需求改变方面主要可分为能源代替;固废回收利用;使用节能产品、控制碳排放源头。从环保公用角度看,能源替代与固废回收利用是重要部分。其中,风光新能源、新能源环卫车及垃圾焚烧发电领域有望持续受益;
碳吸收方面主要为碳汇板块,通过植树造林、森林管理、植被修复或者碳捕捉技术等减少温室气体在大气中的存在。
光大证券碳中和深度报告:碳中和与大重构--供给侧改革、能源革命与产业升级
六大路线:源头减量、能源替代、节能提效、回收利用、工艺改造、碳捕集:
1)源头减量:短期减排压力下,政府可能通过“能耗”等措施进行供给侧改革, 需要关注是否发生阶段性冲刺,引发大宗商品价格进一步上涨。吨产品能耗大户:电解铝、硅铁(钢铁)、石墨电极、水泥、铜加工、烧碱、涤纶、黄磷、锌等;
2)能源替代:以风光、储能、氢能、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的新能源行业,包括供应链上下游、制造端、运营端在内的全产业链都将受益于碳中和对投资的拉动;
3)节能提效:工业节能、建筑节能及节能设备将受益;
4)回收利用: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可以有效减少初次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如废钢、电池回收、垃圾分类及固废处理;
5)工艺改造:主要集中在电池技术升级、智慧电网、分布式电源、特高压、能源互联网、装配式等方面;
6)碳捕集:部分路径碳减排的难度较大,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可能作为 “兜底”技术存在。目前来看成本处于高位,不同路线成本在 700-1500 元/吨。
东吴证券
智慧水务行业深度报告:千亿市场!战略性看好智慧水务行业
我国智慧水务行业的发展尚处在探索阶段,行业保持稳定增长势头,而目前行业的集中度非常低,未来行业高增速的同时龙头企业市场提升逻辑也非常清晰。根据我们测算,智慧水务平台+智慧水厂(装配式水厂)设备+管网改造设备(包括二次供水设备、智慧水表等)行业空间在 3000 亿以上,而目前行业上市公司的市占率极低。国家政策要求+物联网等技术成熟+统建统管+农村饮用水提标改造驱动行业进入高景气度时代。
环卫行业深度报告:十年五十倍,如何掘金环卫新能源?
环卫新能源非短周期爆发已具备技术性与经济性,十年长周期赛道五年7倍十年50倍。环卫新能源经历一轮洗牌龙头已现,稳定渗透期渠道为王,快速爆发期产品力优先。预计十年市场分两阶段释放,2030年渗透率达80%:
稳定渗透期(20-25年):政策推动持续加码&内生经济性提升驱动力增强,新能源渗透率20年3.31%提升至25年15%,25年新能源环卫车销量2.74万辆,是20年销量的7倍,20-25 销量CAGR为48.01%。25年新能源环卫市场空间139.27 亿,20-25 年CAGR 为41.25%。
快速爆发期(25-30年):经济性优势现拐点&环卫市场化全面铺开快速放量,渗透率从25 年15%迅速提至30年80%,30 年新能源环卫车销量19.13万辆,是20 年销量的50倍,25-30销量CAGR为47.46%。30年新能源环卫市场空间971.14亿,25-30 年CAGR 为47.46%。
碳中和投资框架、产业映射及垃圾焚烧量化评估
垃圾焚烧量化评估:商业模式有望 C 端理顺现金流改善,垃圾焚烧CCER 贡献 12%利润增量。
1)CCER 有望贡献 12%利润弹性。依据已审定垃圾焚烧 CCER 项目,现审定生活垃圾焚烧项目数量占全部 CCER 近 4%,头部焚烧公司产能占比约 30%,地理区位、减排技术及发电效率是单位减排量的影响因素。中性情景下,度电 CCER 收入达 0.039 元,对垃圾焚烧项目收入端弹性达 4.48%,利润端弹性达 12.01%,净利率提升 2.02pct 至 29.96%。
2)商业模式有望向 C 端理顺现金流改善,国补竞价上网影响有限。国补最新政策明确 2021 年以后新开工/新核准项目采用竞价上网,我们测算若补贴退坡0.05/0.1/0.15 元 /Kwh ,项目净利率将下降2.24/4.77/7.64pct,垃圾处理费需上涨 21.54%/43.08%/64.62%可抵消退坡影响。按我们统计的主流公司项目产能进度表,主流上市公司受竞价上网影响不足3成,上海环境/瀚蓝环境等风险收益比较高。考虑a.CCER 附加收入可冲减部分国补退坡;b.垃圾处理费调价机制有望启动,若国补退坡部分顺价至 C 端,对应人均垃圾处理费上升幅度为3.99/7.99/11.98 元/年,最多仅占居民可支配收入的 0.03%,支付难度小。
3)碳中和推动绿色金融,企业融资成本有望下降。
广发证券
固废行业深度报告:焚烧+环卫,固废全产业链时代渐行渐近焚烧+环卫一体化是产业趋势:
(1)伴随固废法修改、垃圾分类等政策推进,政府对于固废全产业链处置的需求在提升,特别是在焚烧补贴属地化不断探索、完善的背景下,全产业链布局才能无“后顾之忧”(补贴定价、政府沟通能力等方面);
(2)龙头企业虽然普遍在建+筹建/投运机组在1倍附近、近2-3年成长无忧,但新签订单增速难以提升,需要类似环卫2000 多亿市场打开成长空间,并且“焚烧+环卫”模式产业链上有协同性、商业模式互补(轻重资产)、异地扩张模式类似;
(3)特别是环卫市场化加快后,长周期、一体化、PPP 趋势显著(典型地区焚烧、环卫项目分别可贡献的营收水平接近,未来还可拓展再生资源等多项业务),焚烧企业现有区域政府沟通能力较强(项目公司设在当地,经营权普遍 20 年以上),存量项目经营现金流良好,焚烧企业既有动力、又有优势。天风证券环保工程及服务行业深度研究:退补+垃圾分类变局下,为何依旧看好垃圾焚烧?从静态时点看,相较垃圾分类前,分类后焚烧处置量会出现一定下滑。但从长期动态视角看,目前我国经济仍处于稳步发展过程中,城镇化率仍在持续提升,人均垃圾产量仍处于缓慢上升通道,且焚烧占比仍有提升空间,焚烧处置量有望逐年增加,叠加垃圾分类及技术进步驱动下的吨上网电量提升,垃圾焚烧发电行业运营市场空间有望保持正增长。综合各类影响因素,我们预计2019-2025年,垃圾焚烧发电行业运营收入GAGR约7%。
高瓴资本
迈向2060碳中和 --聚焦脱碳之路上的机遇和挑战报告提要:
(1)全球已形成的碳中和共识将有力地引导长期投资向低碳领域配置;
(2)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意味着颠覆性的能源革命、科技革命和经济转型;
(3)中国实现碳中和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比发达国家更多;
(4)实现碳中和是可行的并且能带来多重效益;
(5)实现碳中和的八大重点领域包括电力、交通、工业、新材料、建筑、农业、负碳排放以及信息通信与数字化领域;
(6)企业应规划和开展碳核算并制定减排行动计划;
(7)金融机构应该积极参与和支持绿色低碳科技发展。
东兴证券
环保行业深度报告:重点关注垃圾焚烧、环卫服务和智慧水务
垃圾焚烧:随着垃圾焚烧行业的逐渐成熟,国补退坡取消部分逐渐由地方政府承担顺价是必然趋势。国补的退坡以及取消,对于部分运营能力较弱,环保排放不达标,股东背景薄弱,顺价能力不强的小型垃圾焚烧企业有较大冲击,而行业内优质的龙头企业,具有资金+运营能力+政府资源等多项竞争优势,有望抓住国补退坡背景下的行业整合机会,顺势通过并购扩张提升自身的市占率水平。
环卫服务:随着环卫服务市场对“电动化”、“智能化”装备应用的重视,各地在招投标时将向具有装备提供能力的环卫服务企业倾斜,行业准入门槛提升,龙头企业的品牌力、口碑力显现,装备+服务一体化的龙头企业将迎来装备+服务的双重催化。
智慧水务:未来水表企业的竞争当中,拥有品牌、渠道、软硬结合、智慧水务综合解决方案提供能力的企业有望进一步扩大自身在水表领域的市场份额,同时拥有水表以外第二增长点的公司有望在长期获得持续的增长动力。
平安证券
生活污水处理行业全景图:提标改造与资源化加速,细分领域迎发展良机
政策大力支持,细分领域显著受益。近期,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对污水处理率、各类水体水质等级、污泥无害化处置率、污水再生利用水平等提出更高要求,“十四五”提标改造投资空间约800亿元;我国污泥无害化处置比例仅为40%,污泥无害化资源化处置水平有较大提升空间;国家鼓励工业生产、城市绿化、道路清扫、车辆冲洗、建筑施工以及生态景观等用水优先使用再生水,污水深度处理迎来发展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