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出绿色转型不动摇 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发布日期:2021-01-22 09:57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邢建福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近年来,汾阳市深入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久久为功、持续发力,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取得显著成效,生态环境质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天越来越蓝了,山越来越绿了,水越来越清了,美丽、宜居、宜业的城市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高位推动 齐抓共管合力攻坚

      汾阳市委、市政府始终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重要政治任务,为切实打赢打好污染防治收官之战,专门成立了污染防治攻坚指挥部,制订了《汾阳市2020年大气、水污染防治攻坚行动计划》,建立了“县处级干部包联、主管部门负责、乡镇(街道)属地落实”三层监督管理机制,书记、市长、副书记分别总牵头大气、水、农业农村面源三个方面的污染防治工作,30名县处级干部包联13个乡镇(街道)、141户重点污染企业。打破部门职能分工界限,行业主管部门牵头,各相关单位配合,派驻专人、蹲点企业,问题清单、整改清单、责任清单全部公开公示,拉条挂账、倒排工期实施销号管理促整改,制定举报奖励制度,鼓励全民参与,公开曝光典型环境违法案件,形成强大社会震慑效应。树立了“全市一盘棋”理念,构建了全员参与、全域覆盖的污染防治体系。

      汾阳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始终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突出位置,党政主要负责同志牵头抓总,亲力亲为全面统筹调度、跟踪问效,坚持环保数据每日推送、工作进展每周调度。2020年全年,汾阳市委常委(扩大)会议11次、市政府常务会议17次传达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及上级重大决策部署,研究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主要负责同志现场办公解决重点环境问题26项、深入企业现场检查环保问题整改50余次。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主动跟市委决策同步,同政府工作同心,积极把脉建言献策,开展生态环境工作调研等各类活动10余次。汾阳市纪委开展常态化、滚动式监督检查,查处生态环境保护案件14件,党纪政务处分18人,诫勉谈话2人,组织处理12人。

      汾阳市以“生态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差、不能退步”的坚强政治定力,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全市上下统筹推进污染防治各项工作,真正形成政府、企业、公众共治的治理体系。

全力以赴 加压奋进补足短板

      为了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汾阳市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真正守护好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以动真碰硬、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状态,攻坚克难、真抓实干,统筹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不断解决各种问题,着力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

      汾阳市牢固树立“抓环保就是抓高质量发展”的思想,紧抓山西省开展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的契机,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约束,以坚决向结构开刀和持续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为重点,聚焦焦化产能只减不增这一约束,秉持环保高压这一底线,加强关键环节、关键点位无组织排放监测,实施24小时跟踪监管,以超常规的力度举措倒逼企业高质量转型发展。2017年以来,4户焦化企业污染防治设施累计投入达5.9亿元,2020年实行不同程度协商减排达207天,真正以环保高标准推进区域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汾阳把“汾河水量丰起来、水质好起来、风光美起来”作为最大政治责任。三年累计投入28.6亿元,实施了汾河流域生态修复与保护、污水管网建设改造、污水处理厂扩容提质等70余项水污染治理工程,极大地补齐了水环境基础设施短板。城区污水处理能力达到3万立方米/日,杏花镇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达到2万立方米/日,为城市发展留出了充足空间,河流断面水质持续稳定达标并持续改善。

      汾阳全市上下以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历史使命感、现实紧迫感,大力度投入,全方位整改,不断奋力开创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

技防人防 全面构建防治体系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就是幸福,正确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的关系,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为精准查找生态环境污染源,有的放矢实施精准治理,全面提高生态环境保护综合决策、监管治理能力水平。汾阳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科学谋划,与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充分利用高等科研机构科研力量,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平台优势和丰富的生态环境区域防治经验,实现为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目标提供有力支撑。其中,携手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子公司中节能天融科技有限公司通过顶层设计、整体统筹,结合汾阳实际,集实时监测、精准溯源、预警预判、科学指挥、网格管理、全民参与于一体的“智慧环保”项目于2020年正式运营。汾阳市“智慧环保”项目基于“多源数据分析+可视化”的模式,充分运用人防、技防、联防,建设有16套乡镇(街道)、企业厂界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系统,181套微观站,42套道路扬尘监测站,31套高点视频监控,两套机动车尾气遥感监测系统,1个降尘量监测点位,4套重点污染源VOCs在线监测系统,10余套重点污染企业工况及视频监控系统,配备激光雷达、环境空气质量移动监测车等,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环境感知物联网+大数据分析应用”空气质量管控体系。同时,与“雪亮工程”和“智慧城管”平台进行全面融合,通过数据互联互通,形成污染源联防联控体系,实现各类污染物的智能监管、环境应急有效处置、环境问题快速流转处置,成为山西省乃至汾渭平原先进的县级区域“智慧环保”项目。

      环保执法、依法治污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支撑,汾阳市在精准溯源的同时,建立完善了网格化环境监管制度,确保全市环境监管工作不留死角、不留盲区、不留隐患。进一步强化监管执法,全面整合执法队伍,对全市企业实施全天候现场执法检查。人工监管与智慧平台的联动,实现环境问题精准打击、科学治理,形成了一整套科学完备、精准合理的环境污染物“内防反弹”“外防输入”快速应对处置新模式。2020年,汾阳市共出动执法人员10200人次,检查企业1060家次,查处各类企业260余家,依法办理行政处罚案件69件,共处罚金1400余万元;立案查处移送环境违法案件8件,行政案件6件,刑事案件2件,执法频次和查处力度前所未有。

      污染防治既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汾阳生态环境工作虽然取得明显成效,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但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仍面临多重挑战、持续改善的基础还不稳固。汾阳市将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持续推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建设新举措,坚守阵地、巩固成果,以更大决心、更实举措,坚定坚决扎实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和持久战,依法依规推动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分享到:
最新资讯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