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特聘专家杜欢政教授入围“全球循环经济奖--领导力奖”前五名+ 查看更多
“全球循环经济奖”(The Circulars)由世界经济论坛和全球青年领袖论坛联合发起,是全球范围内极具影响力的奖项。该奖项用以表彰在全球循环经济领域做出卓越贡献的个人、企业和组织。共设大众选择奖、公共部门奖、技术颠覆者奖、跨国公司奖、领导力奖、投资者奖和中小企业奖七大奖项。
经“全球循环经济奖”支持单位中国循环经济协会的大力举荐,中国环保产业研究院特聘专家杜欢政教授作为国内最早从事循环经济研究的专家之一,凭借在循环经济领域所做的工作,在全球众多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大陆地区唯一一位入围“2019年全球循环经济奖--领导力奖”前五名的获得者(Finalist for theCirculrs 2019 in the Leadership Category)。同时获奖的还有丹麦循环经济咨询委员会主席 (Professor Flemming Besenbacher)和芬兰前环境部部长(Kimmo TiiliKainen)等4位领导者。
杜欢政被称为“垃圾教授”,作为国家发改委发展循环经济部际联席会议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他在循环经济领域的理论探索、政策研究、实践创新、产业应用等方面从事引领性的工作。2012年,他在人民日报十八大特刊中提出,中国要从工业文明转向生态文明,即从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生产、生活方式向合理生产,适度消费,循环利用的生产、生活方式转型。他倡导建立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出版了《中国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研究》;提出用“政策、技术、商业模式相结合”的思路来发展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推动城市矿产基地和资源循环利用基地的建设。他致力于研究中国城市废弃物的解决方案,提出“三全、四流、五制”的顶层设计思路,并在广州、杭州等城市建立了多个实证研究基地。作为世界银行的专家,他参与了世界银行出资的首个垃圾分类项目的研究工作(宁波项目)。
杜欢政长期研究循环经济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问题,从循环经济的角度诠释了浙江经济发展的动力,提出“12345”(1个法宝、2各阶段、3种模式、4位一体、5项机制)的浙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部分理论成果凝结在《循环经济读本》一书中(2006年出版,并由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同志(时任浙江省委书记)撰写序言)。针对全球关注的电子废弃物污染最为严重的广东省贵屿镇,杜欢政主持了贵屿治理方案的制定,形成包括产业提升、环境整治、受害人群康复、职业卫生等在内的系统治理方案。经过10多年的努力,贵屿的污染问题得到了有效改善。
杜欢政于2005年创建了国内最早的循环经济研究机构之一--浙江省长三角循环经济技术研究院,并参与创办了多家循环经济,再生金属和废塑料等方面的学会、协会,至今仍兼任中国合成聚酯协会塑料循环利用分会会长,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循环经济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管理科学学会环境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等职务。